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時值農曆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大勢至菩薩以修「念佛圓通」證悟, 其關鍵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自己的願, 是否也能學習菩薩的精神「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註,「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即是指六根全心收攝投入所緣,每一念都是清淨之念,時時處處相
本頁的連結都是指向正山在修習淨土法門Pureland School 淨土宗或是蓮宗的過程中接觸到的修學材料。 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包羅了八萬四千法門,選擇契機的法門非常重要。淨土法門,是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法念佛阿彌陀佛、求得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普度眾生的法門。
淨土學習筆記
寶竺林精舍
淨念相續
Date,2019/07/13 1 / 4 p,9 L,15【淨念相繼】《疏》「餘念不生」之「餘念」者,非「依一精明心」 之妄念,非「一心繫佛」之雜念;此妄念、雜念不生,故下云,「相繼謂事 則憶念無間,理則圓照無間。」事憶念,則如古德所說,專其志、一其慮,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修行生活-本版- 法鼓文化-丹青妙法鈔經-大 …
淨念相繼
【淨土法門】《肆》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因地所修,是念佛三昧,以其覺明圓通之智慧光,遍照一切有情,並以淨土法門之念佛綱要,教導我們念佛人: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只要誠心念幾句就夠了,為什麽要常常念?
【你問我答 互動就是力量 第四十集】 2020 年 8 月 23 日 蓮生活佛盧勝彥主持彩虹雷藏寺「不動明王護摩大法會」暨《道果》第 327 講開示 Q212 頂禮最尊貴的師尊! 弟子想問,「如何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師尊本身是用什麼方法去實踐呢?A212 , 都攝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就是
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大勢至菩薩云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不假方便 自得 …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 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猛厲的貪慾、追求,都會當下瓦解、融化。, 然後「斷愛慾」,年老之人要斷愛慾。, 這是保養身體、得到身體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這一點,印光大師曾經在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猛厲的貪慾、追求,都會當下瓦解、融化。然後「斷愛欲」,年老之人要斷愛欲。這是保養身體、得到身體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Date p9 L,15【淨念相繼】《疏》「餘念不生」之「餘念」者,非 …
PDF 檔案
(一四)淨念相繼入流亡所 若以「深心」念佛,當下就離煩惱的痛苦;若以「專心」念佛,便會發現煩惱本不住在心內;若以「一心」念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便是《楞嚴經》中所說的「淨念相繼」;若以「無心」念佛,立即會失去能念的自己和所念的佛號,便是《楞嚴經》所說的「入流亡所」。
念念相繼,一句接著一句,不要間斷。 將妄念、雜念清除,就是都攝六根,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 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這兩句話是佛在經裡面說的比喻。
0, 256, 【「禪淨雙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真正唯心佛土】, 南懷瑾老師《觀音法門略講》, 大勢至念佛圓通法門與觀音法門相像,有一個重點,必需注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迴轉聽自己內心所發出念佛的聲音,反觀內聽念佛的聲音,一字一念南無
Amituofo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這個念頭叫萬德洪名,一念裡面具足世出世間一切的德能,一切的美好都在這一念當中,為 什麼不念?為什麼還要懷疑?為什麼還有雜念再滲透進來?這全是錯誤。真正回過頭來一心 念佛,嚴格遵守大勢至菩薩的教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章嘉大師教我 們的放下萬緣,意思完全
【「禪淨雙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真正唯心佛土】
念佛生淨土 78
您當前位置 數位法寶 > 圖片 > 書籤 > 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大勢至菩薩云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法寶名稱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大勢至菩薩云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編 號,BM-0011 描 述,
老實念佛 @ 老蕭 :: 隨意窩 Xuite日誌
如果能夠在這個心上面,能夠常常練習純熟的話,使得憶佛念佛的心念可以達到淨念相繼 ,這樣他的功夫得力,就可以轉進更為深入的念佛法門之中,就可以從持名念佛的入手處,更為深入的進到更殊勝的念佛法門之中。例如他可以從持名念佛的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專業的正信佛教出版品及修行生活用品購物中心 ‧ 修持淨土法門的重要經典 ‧ 文中所示「淨念相繼」可得念佛三昧,是淨土行者最高的修行指導原則。大勢至菩薩是因為修行念佛三昧而得到圓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第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于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今人若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絕無實證之希望!, 第二,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利根則不須論
2020-08-23 Q212 毘盧七支坐數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真佛宗TBSN
大安法師 –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